第276章 还要韬光养晦吗

  长安。

  立秋刚过,接连下了好几场雨,天气一天天地凉了起来。

  枢密院最近搬了一次家,由前朝的枢密使院搬到了后宫的洪德殿,或者准确点说是搬迁到了勤政殿的偏殿里。

  搬迁自然有搬迁的道理,天下尚未一统,大夏四处用兵,作为最高参谋和军令机关,必须时刻和皇帝保持一致。

  宁是勤是一位勤政的皇帝,经常深更半夜召见他的大臣们,不仅是政事堂的当值宰相,更多是的枢密院的官员,所以搬迁是英明的决定。

  这日轮到副使张广树当值,现在烦心事很多,所以枢密使陈瑞安也一直拖到子时才准备走,却被告知宫门已关,出不去了。

  真要想走,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要惊动很多人,所以陈瑞安决定熬个通宵。

  青徐战事基本已经结束,郑、滑、陈、许、宋、亳、汴七州也已经顺利交接,李默和傅西山现在各领七八个州,地势犬牙交错,虽然拥兵几十万,但却不是朝廷的威胁,上上下下也都松了口气。而今李默屯兵德州准备扫平河北,这看似疯狂,却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李默现在兵强马壮,雄师十万,麾下王雄诞、周湛、胡志庸、韩江上、赵破阵、方和青、邱清明等都是一时良将,何况还有傅西山做他的后盾。

  真的夹着这股得胜的气势扫平河北,或者真就成了,当然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河北三雄实力强悍,割据多年,地方稳固,三家日常虽然争斗,却没有血海深仇,一旦大难临头,说不好会联合起来。

  而河南山东之地刚刚平定尚不稳固,而且今年河南地方水旱蝗灾频繁,粮食供应恐怕很成问题。

  当然这些客观条件之外,最最主要的是现在朝中有人在鼓噪李默、傅西山拥兵自重,乃至有二心。这种谣言,切不可等闲视之,看似滑稽,却往往很致命。

  勤政殿里的皇帝,真的不会受到这些流言的干扰?

  一旦他起了疑心,李默的北伐大业只能一败涂地。

  陈瑞安其实挺为李默担心的,前些日子,前方传来密报,说李默在山东不愿多杀人,只要地方守将投降,一律招抚,条件宽厚的不得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地方不受兵祸侵害,可以很快恢复民生,利于今后的统治。

  要害是这样做会被人有心人利用,会被躲在阴暗处的人中伤。青徐之地民风悍烈,一旦得到这个地方的民心,那就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为君者如何能不提防?

  陈瑞安斟酌再三后,还是设法把自己的忧虑跟宁德胜讲了,宁德胜感激不尽,立即派人给李默捎了口信。后来的结果是李默搞了个最后通牒,搞的很多地方流了血。

  邀买民心的毁谤自然不攻自破,但因此而带来的损失也是极其惨重。青州一役,铁旗营损失两千多精锐。好好的一座青州城几乎被夷为平地,人心、物资上的损失可想而知。

  但这件事却也极大地改善了李默的处境,日间宁是勤在分析军报时,特意问了李默的近况,并就兵部尚书的人选征询了他的意见。

  兵部尚书的人选空了这么久,候选人本来只有两个,傅有德、李德安,现在这样问他显然是宁是勤把李默也列为了候选人之一。

  这当然是对他的极大信任。

  陈瑞安跟李默从未结党营私,他这么做,只是出于忠诚,为国惜才而已,大夏尚未一统,江山还不稳固啊。

  “你忙着,我睡了。”

  陈瑞安哈欠连天,伸着懒腰向屏风后走去,枢密院的新办公地点面积太小,偏偏又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图籍,人、物拥挤在一块,简直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屏风后堆着一堆乱七八糟的地图图籍,只放着一张单人床,堂堂的枢密使,只能在这地方将就一下。

  陈瑞安好不容易才为自己拱出一块地方,动作太大,差点把屏风推倒,骇的张广树连叫小心。这边扶着屏风帮着陈瑞安安顿下来,那边却就听到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张广树吓了一大跳,不必回身看,他也知道是谁来了,那位勤政的皇帝夜半三更来找他的大臣了。

  张广树赶紧跪迎,宁是勤眼睛尖,一早就看到他隔着屏风在跟人说话,便笑道:“谁藏在后面躲着朕呢。”

  陈瑞安赶紧跑了出来,起身太急,屏风终于被他拱倒了,脚下又被一捆图籍绊了一下,直接摔了个跟头。

  张广树忙着扶起屏风,宁是勤则扶起了陈瑞安,瞧着他衫不整的狼狈样十分开心。

  陈瑞安道:“罪臣行止无状,请陛下治罪。”

  宁是勤一边帮他理衣裳,一边问道:“你怎么也在这,晚上不是张广树当值吗?”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宁州江山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