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陈仓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蛛丝马迹相继暴露无遗,但不足以定罪,仅产生质疑而已。

  一时之间疑云重重,冥冥之中笼上一层阴影,生出一份忌惮,隔阂仇视心理衍生。

  日军也很歹毒,对坦克集群消失一事闭口不谈,但责令谍报人员四处宣扬杨关投共,以先遣队员渗透国军云云。

  蒋某人为此患上心绞痛,脑伤风,大发雷霆,剧小道消息称他差一点下令逮捕先遣队员,最终没有实现,但先遣队员皆受到不同程度的监视。

  杨关对此不闻不问,对外宣称杀鬼子才是王道,先遣队以抗战为使命,不计个人荣辱,歪风邪气只会浸噬心术不正之辈,身正不怕影子斜,此乃做人根本。

  共产党对此事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公开畅言,你杨关若是真拥有这么庞大的坦克集群,挥戈碾压,直捣黄龙,驱逐日军指日可待,中华幸甚。

  这份公开言论意义深远,日军认为是嚣张鄙视,军界的一大耻辱,永世无法抹灭的污点,亦是一份警告,在中华大地上为所欲为不得好死,日军会为此收敛吗?

  以蒋某人为首的国军是迷茫的,证据不足,无法确定杨关真有这一批坦克集群,时间上绝不可能,同时又心存忌惮,共产党抛出这句话就是鄙视。

  显而易见,杨关一心抗战,在拥有坦克集群的情况下为什么运送出去,留下来杀敌岂不是直捣黄龙的局面?

  换句话说,杨关既然大力支援共产党,他为什么不走?赖在国军防区之中难道真是为了渗透?

  这种猜疑有些说不通,试问坦克集群搁在任何一位将军手中会如何?让出去那是做梦,不造反就阿弥陀佛了,他杨关恨透了小鬼子,为什么不挥戈坦克集群屠杀日军?

  杨关对此做出公开言论,拥有坦克集群一定杀日军一个人仰马翻,收复东三省,以日军作为后勤补给站,碾压至倭寇岛屿灭其种族。

  雄心壮志的言论对外,内心则是殚精竭虑,意识到共产党在试探口风,说的是心里话,全心全意驱逐日军于国门之外。

  但这可能吗?日军又岂是一个坦克集群可以碾压的存在?

  虽然先遣队具有防空能力,不畏惧日机来犯,完全可以驱使坦克集群重创日军,但是并不现实,惹恼日寇倾全国之力投入中华就闹大了。

  何况重机枪无法阻击轰炸机,坦克集群面对轰炸机就是一盘菜,日军面对这么大的威胁绝对会雷霆出击,到那时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先遣队如今是树大招风,军力一旦超标必定遭遇各方打压,急流勇退才不失保身抗战之道。

  杨关没有争霸揽权之心,辅助抗战,一心抗战救国才是他的人生理念,此刻变为出头鸟、就得缩脖子规避狙杀的子弹。

  他生出一种猜疑,共产党拥有这么大一批装甲部队,武器弹药,雄心渐长,生出硬抗日军之心,这绝对要不得。

  为此,他让杜鹃密电共产党,澄清局势,日军锋芒毕露,此时招惹他们不明智,坚守毛主席的持久战才是王道,在战争之中修生养息,储备战力雷霆反击。

  建议,事实与实力对比以电文的形式传递出去,临了附加雪藏与养息备战之词,就此打住不再过问。

  坦克集群事件不了了之,扣押的官员也被释放出去,人人面黄肌瘦,走路打摆子,饿怕了,冥冥之中积下一股仇恨。

  杨关对此淡漠处之,该吃吃该喝喝,自给自足,伤兵在修养中构筑地道暗堡,部队偶尔在夜间渗透敌后搞几次夜袭,神出鬼没,整得国军怨声载道,仗打胜了功劳算谁的?

  国军一贯固守,在台儿庄大捷之后雄心万丈,蒋某人趾高气扬,命令国军反击,打了不少胜仗,但战果微乎其微。

  相反先遣队插足之地每每缴获丰盛,富得流油,引人眼馋,讨要不给,蒋某人下令征调得到的也是次品货色。

  找上门去理论,杨关闭门不见,逼急了奉送一句话,老子被人冤枉还没有平反昭雪,不要拉倒,送给杂兵就是浪费。

  得,有总比没有强,将就着用吧,仇怨是越积越深,他缴获那么多物资跑哪里去了?

  没有人知道来龙去脉,只因杨关几乎天天拉练部队,机动车辆进进出出,来去如风,又都在国军防区之内,武器物资却消失得莫名其妙。

  秘密行动持续展开,杨关利用北方的微山湖暗度物资,从水底转运武器弹药,战备物资。

  五辆残破的坦克在夜晚下冲入鬼子阵营,以抢夺物资为己任,并没有对日军展开屠杀与追击。

  这种打法人人憋屈,教官为什么不杀小鬼子?每次都是这样,即使是支援共产党搜罗物资,顺便杀鬼子也不耽误事,教官想干什么?

  没有人理解这种战术战法,在怨声载道中执行命令,夜袭物资站,拉练转运出去,还兼带暗中挖建暗堡集群,运土于外,一切在暗中进行,为什么?

  眼看着国军连战连捷,徐州稳如泰山,教官却在掘墙根,这是什么事?

  杨关不搭理兄弟们的一言一行,我行我素,料定日军不会善罢甘休,灭杀日军太多反而不好,截取粮草更加稳妥。

  无弹无粮的部队会给日军高层增加压力,派兵围剿还得顾忌前线的士兵饿肚子,无形之中形成牵制力,给养成为头等大事,兵源上会缩减一部分。

  这种战局战法说不清,道不明,一切皆在两可之间,故而他闭口不言,一心抢夺物资,秘密备战。

  时间证明一切,一晃至5月13日,局势逆变。

  南线,日军第9、13师团从蚌埠向萧县进攻,第3师团向宿县进攻。

  北线,日军第16师团由山东济宁度运河,第14师团从河南濮阳南渡黄河,第10师团兵进韩庄,台儿庄。

  这是已知的情报,不知情的日军师团不知道有多少,从四面八方围堵而来。

  国军在蒋某人的命令下预备撤离,先遣队无人问津,何去何从?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抗日之特种战将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