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快下来。”随着一声轻柔悦耳的声音,一个纤弱的女子走过来扶着那个熊孩子从三轮车上下来。
“我家三郎不懂事,还望公子见谅。”那名女子牵着那个小孩子的手,对着叶文歉意的说道。
叶文看到这名女子,差不多十四岁了,面色显黄,但面目清秀,鹅蛋脸,柳叶似的眉毛,卧蚕眼,小巧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叶文觉得稍微打扮一下,绝对是一个现代青涩的小美女。
“不碍事,我给他开玩笑呢,结果却当真了。”叶文来最内心的笑着说道,叶文认为爱笑的男人女人缘不会太差,而且现在叶文的容貌也不差,为了风风光光的参加元正大朝会,叶文还花费了一点时间特地打扮了一下,穿上李二给自己的官服,怎么说看着也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
那女子面目羞红低头暗说一声抱歉,拉着小男孩飞也似的跑开了。
看到女子低头不知道说了什么却害羞的跑开了,叶文得意的笑笑,如果手里有一把折扇,叶文就会装模作样的扇上一扇,接着看到自己的三轮车叶文心里一暗,暗道:“这破三轮太没面子了,到时候开着一辆法拉利那才有面。”
叶文接着又想到自己忘了一件事,暗骂自己道:“亏自已还在这里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是个情圣,连那个小妞的地址都没有问,看你以后办。”
对于这只有十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叶文也想自己怎么会下的去手,但唐朝的风俗是十几岁就能结婚了,想跟二十左右的结婚那就只有找寡妇了。
看她青涩的模样应该是个雏,跟后世那些去幼儿园找雏的人来说,叶文还是很正派的,叶文很无耻的拉那些可怜的人来垫底,也就没有了一点心理负担。
再说了,自己不要,那就要让那些不懂得审美的人给糟蹋了,还不如叶文呢。
看她的服饰跟那面色饥黄的小脸蛋,毫无光泽的大眼睛,应该是平民家的孩子,才开坊没多久,应该不是别的坊的,到时候叶文多去平民区转转,也许就能碰到了,到时候叶文再养个一两年,又是一个水灵灵的姑娘。
也不知道她许没许人家,如果许了的话,那自己就是在瞎想,而且自己有没有把握再次遇到还是两说,想到这里,叶文心情有些沉闷,心里感觉塞塞的,黯然的坐上自己的三轮车,骑着三轮车朝着皇城骑去。
也许还没许人家呢,叶文鼓励一下自己,提起神来,按说叶文这么耽误,应该已经迟到了,希望到那里不会挨板子。
叶文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一路上还尝了一些早餐,基本都是蒸饼,味道还行,唐朝还没有碱面,味道有些酸,叶文主要尝的是馅,倒是新奇一点。
叶文吃个大饱,也就不会老远的闻到美食的味道就转进坊里去尝上一尝,开始专心的赶路了,路上也会遇到官府人员的询问,但叶文穿着官服,带着文书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官府的人也不会为难叶文。
到了皇城,侍卫拦住了叶文,叶文说明了来意,侍卫奇怪的看着叶文,骑得的东西奇怪不说,人家参加大朝会深怕来的晚了,而叶文这不急不忙的,晚了那么多,也不怕丢了官,甚至脑袋也不保。
奇怪归奇怪,身份已经验证过了,没有问题,侍卫也不会不放行,别到时候被叶文反咬一口说侍卫不放行才导致迟到的,那倒霉的是自己,今天是元正大朝会,是万国来朝的时候,也是大家都纷纷献上祥瑞的时候,也许叶文献的是祥瑞,那自己拦住了人更脱不了干系。
叶文接着骑着三轮车,朝着皇城里骑去,进了皇城,叶文知道这是自己第二次进皇城,第一次进皇城解决了户口的问题,希望这次能解决再次升级的问题。
来的时候,叶文还特地查了一下资料。
唐代规定元正之日要举行“大朝会”和“大陈设”。所谓大朝会,就是皇帝在皇宫正殿召见文武百官,会见各地前来汇报工作的“朝集使”以及各国使者的礼仪活动。在元正大朝会上,皇帝要接受各地朝集使的进贡,要接受各方出现祥瑞的汇报。在大朝会上,皇帝要头戴垂着十二串白珠的衮冕,接受臣僚们的拜贺。
元正大朝会并无实际的处理国家政事之功能,更多的是一种礼仪活动,以表示唐朝皇帝威加四海,泽被九州。“元日争朝阙,奔流若会溟。路尘和薄雾,骑火接低星。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积岁方编瑞,乘春即省刑。大官陈禹玉,司历献尧蓂。寿酒三觞退,箫韶九奏停。太阳开物象,霈泽及生灵。”参加过元正早朝的唐代诗人司空曙对大朝会的场景有这样的描述。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从入朝时的熙熙攘攘,到朝堂上的钟鼓之乐、臣僚礼服,整个过程都烘托出这一仪式的神圣性。
除了要举行大朝会外,元正之日还要在皇宫正殿举行“大陈设”,将“历代宝玉、舆辂”以及“宫县之乐”等象征着国家最高级别的礼器陈设出来,以彰显大唐帝国的国体。仪式举行时,皇帝、朝廷官员与各地朝集使、皇室宗亲都要身着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服装,并且依照等级次序,先后由皇太子、三公(司徒、司空与太尉)上前拜贺,然后由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将地方各州的贺表上奏宣读,接下来是门下省的黄门侍郎上奏各地的祥瑞情况,而后由户部尚书上奏各州的进贡物品名单、礼部尚书上奏周边各国的进贡情况,太史局的太史令汇报天象。这一切程序完成后,由门下省长官侍中宣布仪式结束。这时,中书令要带领中书、门下两省的中高级官员一起上前向皇帝拜贺,一时“万岁”之声不绝于耳,大陈设的庄严性体现无遗。
大朝会与大陈设,是皇帝与朝廷迎接新年的固定仪式,对民间并无真正的影响。真正与民间有关的,是元正大朝会上的大赦令。在新年的开端,以大赦的形式表示对犯罪者既往不咎,希望他们重新开始一段别样的人生,也算是古代君主的一项仁政。
唐太宗李世民在某年的元正之日,就写下这样的诗篇: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并没有沉迷于元正大朝会营造出的祥和欢乐,而是感受到自己肩头的责任。也许,在作诗的同时,他正在思索新一年的施政举措,打算将“贞观之治”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