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南北

  第九十九章南北

  对于陈诚的提议,高永昌在思考了一阵之后,还是无奈地同意了。他自然知道陈诚将他扔到海外的岛屿上去是没安什么好心,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很容易就得出的结论。

  于是,汉军的这次出征便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在收拢了数万渤海遗民之后,陈诚带着数千大军踏上了回朝鲜的道路。金兵在占领了辽阳之后,花了一段时间来安排各种事物。饶是他们现在处理事情都很是雷厉风行,等到他们腾出手来,想要再派人去和高永昌这个皇帝联络的时候,就愕然地现,这个他们必得之而后快的麻烦人物已经消失不见了。

  不但是高永昌消失不见了,连那些散落在外的渤海人也跟着跑的干干净净。大地上茫茫的一片,真个干净。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着汉人,奚人,甚至是契丹人都泡干净了。

  在东北流传这金兵都是青面獠牙,喜欢吃人内脏的谣言。那些和女真人有仇的契丹百姓自然是跑了个干净,被吓唬到了的其他各族百姓也都有跑录的。只有那些本地的豪强,世家之类的,抱着侥幸的心里,还是留了下来。

  虽然留了下来,不过也有趁乱扩充势力的动作。在现在的东北大地上,有兵就是草头王。散落在乡野之间的溃兵不少,不掌握一些武力,是没法在这个混乱的时代生存下去的。

  陈诚对这次的出征还算是满意,女真人是占据了辽阳城,得到了最大的利益,他得到的那些人口也不算是太差。投入这么小的成本,就能收获数万人口,已经是乎他的意料了。

  而且,就算是夺取了辽阳城,那又能怎么样呢?靠着这些才训练了一年多,精锐不过万人的部队去和契丹人,女真人拼消耗?

  分兵驻守绝对是个不靠谱的主意,分兵则辽阳和朝鲜的兵力都不足,只会给敌人各个击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如果他有三万精锐的话,是可以那么干。但是他手上的能拉出去野战的也不过就是一万多人罢了。

  而且,从辽阳到朝鲜的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一边被攻击,另一边很难再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这次无疾而终的救援行动就证明了这一点。现在东北还没被完全开,除了那几座大城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基本上处于蛮荒状态,几十里也见不到一个人影。

  啧,道朝鲜开分基地的行为,似乎就是一个好主意了。看着地图上面大块的空白部分,陈诚摇了摇头,对在一边奋笔疾书批改公文的无花道:“你说,我们在朝鲜这边,就算是能够称王称霸,大概也是没什么意思的吧?”

  无花分心二用,一边批阅着各地的公文,一边道:“圣帝大人还没放弃入主中原的想法吗?”

  “嘿,我既然定下了那样的目标,当然就要好好地去完成,而不会在中途就放弃了。”陈诚道:“吾道若曲,则必遭苍天唾弃!”

  “.......”,无花手上一顿,随即又若无其事地拿起下一份公文,“那是要先和金国开战,还是先和辽国开战?”

  “现在金国虽然还在上升期,却还没有到它最强盛的时候。辽国则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打死老虎有什么乐趣可言?”陈诚用右拳撑住面颊,笑道:“反正现在打过去也不方便,就再等几年好了。”

  “等什么?”

  “当然是等大风了。”陈诚道:“只有在能够掀翻世界的狂风之中,大鹏才能够一飞冲天!”

  “.....是因为道路的问题?”

  “哈哈,被你现了!”陈诚大笑,道:“走6路进攻太麻烦,太不方便了,我决定换一种进攻方式。”

  “是要走海上进攻?”无花暂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道:“但是我们貌似没有足够的大船,也不清楚航路,冒然行事,说不定会在海上遇到大风浪。”

  “唔,这一点我早就考虑到了。”陈诚用很有把握的语气道:“放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大船会有的,海图也会有的。”

  “........却不知从何而来。”

  “自然会有人送过来的。”

  “送过来?”无花不明白,但是也不用明白,不想明白。

  “不错,算算时间,现在大概都已经在路上了。”

  无花微笑,将一大叠的我公文收起,放到了陈诚身前的案几上,道:“这些都是需要陛下您签字用章的。”

  看到这些公文,陈诚的眼皮子跳了跳,似乎很久以前,自己有一直在跟这些东西打交道似的。而且,那绝对不是什么好的体验来着。

  在北方的辽国生了巨变的时候,南方的大宋也没闲着。早在几年之前,童贯用兵河湟,小有胜利,在与西夏较量中也略占上风,便打起了辽国的主意,主动要求出使辽朝打探虚实。

  政和元年,徽宗派端明殿学士郑允中为贺辽生辰使,童贯为副。童贯以宦官使辽,大为辽朝君臣不齿,指笑曰:“南朝乏才如此!”宋朝内部也对派遣童贯略有微词,宋徽宗只得声称是辽国听说了童贯用兵西夏的功绩,因此想要一见其人。

  在使辽时,燕人马植结识了童贯。马植本为辽国大族,官至辽国光禄卿,他在辽国看见辽国皇帝昏庸暴虐,政治**,民不聊生,外加女真族的崛起给辽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觉得辽国前途灰暗,危在旦夕,便有了投靠归顺宋朝的想法。

  他与童贯一拍即合,暗中往来。政和二年马植入于宋朝,先改姓为李,名良嗣,秘藏于童贯府中,又时时论辽人事宜以动朝廷,朝廷之中对此议论纷纷,徽宗大为意动。又据良嗣在政和五年,密遣蜡弹于童贯,说辽国民罹涂炭,宗社倾危指日可待迩,宋朝可以乘机兵。

  而徽宗在让蔡京和童贯讨论,认为事有可为后,才允许李良嗣入境,其时应在五年夏四月庚子朔夜,徽宗赞赏他的投靠,赐以国姓,更名为赵良嗣。8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1899大时代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