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的东西我可能不懂,但有很多东西不是光有人和设备就可以做出来的,还必须要有时间。”
“比方说建一个厂房吧。首先得花时间设计,厂房的高度有二十米,需要用水泥柱。这些水泥柱,至少得三个月才能干透,发挥出应用的承重作用。”
“目前同时需要建的厂房有几百间,这么多人、物资、施工机器该如何分配?”
“厂房建好后,要安装机器,将一台台机器变成流水线上的一环,至少得两三个月。接着是培训工人试生产,还得几个月。另外,各个工厂之间的协调、配合、衔接,又需要几个月。”
“还有,那些德国来的工人,虽然文化和技术都不错,但他们在这里做的事情,和在德国做的事情有所不同,再加上他们与苏联专家,以及中国学徒的语言不通,效率能高到哪去?”
刘铭说道:“厂房图纸可以照搬苏联的,工人培训和各工种之间的磨合,可以在工厂的建设的时候进行,这样不就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了吗?”
“现在没有厂房,工人们到哪去培训?”陈晨问道。
“可以搞模拟培训。”
“哈哈……”陈晨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在这个没有电脑的时代,也能搞模拟?”
“为什么不能?我们义勇军平常搞的演习,不就是一种模拟吗?比生产流水线更复杂的战争演习我们都可以搞,为什么工人就不行?”
陈晨说道:“军事演习我们在行,但工厂摸拟培训就难了,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搞过。”
刘铭道:“你在当义勇军司令之前,也同样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吧,为什么现在就可以?”
“那是赶鸭子上架,再者我平时也挺喜欢军事的,从影视剧里看多了。不过工厂摸拟培训,我是听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看过了,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我也没有看过!”刘铭笑了笑:“不过那些犹太人,还有苏联的专家,他们在管理方面都有数十年的经验,我们将这个想法告诉他们。他们应该可以想到办法解决。要相信群众的智慧,总是无穷的。”
“白天工人都要在工地上干活。这样的事就安排在晚上吧。”陈晨说道:“我们现在不缺电力,多装一些路灯,再组织妇女用纸做一些模型。”
“嗯,宜早不宜迟,加紧办。”
陈晨叫人将他们的谈话记录下来,经过编整修改,变成一本小册子。然后叫印刷厂连夜印十万册,发了下去。
精明的犹太人一看到这本小册子,连连拍案叫绝。
事实上,部署一场几十万人的大决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整体作战计划不出任何的差错,刘铭和来自德国的军官,以及苏联的高级参谋,一连讨论了数天。
整理出来的会议记录都超过五十万字了,最终形成了三套作战计划。德国、苏联、义勇军各搞了一套。
这三套计划放在一起,各有不同的战术思想。
德军的计划最为详细,他们要求各参战部队,各连各排,几点几分,赶到什么地方,用多少时间完成任务,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如果不出意外,义勇军可以全歼日军两个师团。
苏联的计划最粗放。他们要求义勇军全面防御,手中留下足够的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各处。同时将后方的百姓全部组织和动员起来,承担大部分的后勤工作。
至于二线部队,如村卫队、暴动队,则放下手中的工作,加紧训练,随时充当兵源。等日军的实力消耗得差不多时,再大举反攻。
陈晨觉得德国的作战计划太理想化,义勇军可没有德军那么高的素质,不可能完成这么高难度的作战任务。
苏联的作战计划太死板,这种全民动员的架势,固然能挡住日军的疯狂进攻,但自身的伤亡也会很大。且没有全歼日军的可能。这样的仗打下来,不划算。
义勇军的计划可用八个字来概括,“主力迎敌,小股挠敌”。
即义勇军主力,步兵师、炮兵师、机械化师、骑兵师正面抗击日军的进攻。而独立师则从长白山隐蔽出击。打掉日军的后方补给线和交通线。
当日军主力久攻不下,粮食弹药耗尽时。独立师再把游击战变成阵地战,像一把钢刀,死死的插在日军的咽喉上。
同时,正面的主力部队开始战略大反攻,只要独立师能挡得住日本的援军,关东军很有可能会被全歼。
全歼关东军的设想让德国人和苏联人都大吃一惊。德国人冷静的道:“第2、8、10、20四个师团,都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他们还占据着武器上的绝对优势。义勇军虽然人数上是日军的两倍,但实力并不占优,如何达到全歼的目标?”
苏联人道:“我十分欣赏贵军勇猛顽强的作风和大胆的设想,但是战争最终的成败,还得靠实力来说话,不是靠勇气。”
陈晨说道:“我们这个计划也不是策划一天两天了,早在半年前就定下了,并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已经把长白山变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根据地。”
“独立师依托这个根据地可以四处打击日军,在他们后方的薄弱环节随意下手,达到既定的目的。同时义勇军主力在嫩江和哈尔滨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构筑的军事防线固若金汤,完全可以顶住数倍于己的日军进攻。”
“在战争前期,日军进攻,我们依靠工事消耗他们的实力。在战争后期,我们就大举反攻,全歼关东军的可能性很大。”
其实,陈晨还有一句话没说,义勇军的实力远不只摆在台面上的这些。苏联也好,德国也好,都是外国人。义勇军还没有傻到将自己的家底全告诉他们。
德国人和苏联人听陈晨这么一说,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们终究是顾问和军事观察员,没有拍板的权力。
在此期间,分散在各处的兄弟,包括留在苏联的屠夫都回来了。屠夫还带了他的一百名学生。这些苏军狙击手被屠夫训得服服帖帖的,听说他要回来打仗,全都吵着要跟来。
斯大林也想让他们在战场上锻炼一下,于是特批了这一百个人的“探亲假”。
屠夫训练的学生有数千之巨,却只带来了一百人。斯大林这样做,其目的是不要引起日本人的不满。一百个人,不多也不少,隐藏在义勇军的十几万人当中,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万一有人被日军俘虏了,斯大林也可以说这是士兵个人行为,与苏联无关。
在义勇军动员大会上,陈晨挥舞着长大砍刀,一连砍倒了十棵代表日军的大树,算是扬刀立威。
“兄弟们,报仇血恨的日子到了,小鬼子也没长两个脑袋,他们的骨头不会比这些大树硬,见到鬼子全都给我往死里砍!”
义勇军的士兵全都把磨了半年的大刀亮了出来,大吼道:“杀!”
雪亮的大刀连成一片,犹如波光鳞鳞的大海,系在刀柄上的红布随风展开,犹如大海中翻起了血浪。
这里足有数万名战士,接天连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呐喊声连空气都被震动了。
中华儿女的怒火,在此点燃!
熊熊烈焰,将烧尽一切屈辱!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