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屡败屡战

  高仙芝见封常清相貌丑陋,三观尽毁,大为失望,只是,他为人儒雅,也不好把封常清直接打出门去,话说得客气:“我这里不缺人手!”

  封常清满腔热情,被兜头一瓢冷水,浇得烟火全无。

  连高仙芝都不待见他!这安西府,只怕是再无机会。

  常言道,置之死地而后生,那封常清也是到了绝地,便来了个死猪不怕开水烫,每天都跑到高仙芝府门前候着,一连十几天,天天在门口堵着高仙芝,把个高仙芝也是磨得无可奈何。换了别人,早就叫人把这个不知好歹的丑八怪痛打一顿,赶得远远的。那高仙芝也是心善,想这封常清大概实在是生活窘迫,急需找口饭吃,便收留封常清做个侍从,只当是做件救人一命的好事,免得这个丑八怪饿死街头,反正,府上也不差他一张嘴。

  高仙芝手下的侍从一大群,收留了封常清,一转眼,就把这个丑八怪忘到脑后。

  天宝初年,达奚各部叛乱,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奉诏令平叛,高仙芝随夫蒙灵詧出征,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截击叛军。居然一战全胜,高仙芝的两千人马,击溃了达奚部主力。

  那高仙芝率军孤军深入,夫蒙灵詧的大军被远远摔在了后面,如今大获全胜,要向上司报捷。大凡孤军深入的将领,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主帅并未亲眼目睹战场状况,对于捷报总有几分不信,原因也很简单,前方将领往往虚夸战功,以求封赏,这是个公开秘密。所以,前方将领的捷报,主帅一般都要打个折扣。捷报说是杀敌八千,那在主帅眼里,顶破天也就是三千。

  可高仙芝这一战,居然率两千兵马,全歼了达奚部主力一万多人,高仙芝想多报两万也不可能,因为,夫蒙灵詧知道,达奚主力也就是一万多人。如果是据实上报,夫蒙灵詧最多只给高仙芝算五千。

  所以,这份战报,让高仙芝破费脑筋,手下几十个侍从绞尽脑汁,各显神通,可写出来的东西,怎么看怎么假。道理很简单,战报再怎么写,高仙芝手下也只有两千骑兵,在别人看来,无论如何也吃不掉一万敌军。

  高仙芝打了个出任意料大胜仗,却难以让人相信,正在烦恼,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份报捷书,让高仙芝拍案叫绝。

  那份捷书中详细地陈述井眼、泉水、驻军地点、地理和战术,文字极为简练,并没有过多的修饰,却把战场态势描述得极为清晰,历历在目。任谁看了这份捷报,都不得不相信,在那种战场态势下,两千骑兵就应该歼灭一万敌军,如果没有歼灭一万敌军,那才叫奇了怪了!书写这份捷报的人,不仅文字功底深厚,而且,精通兵法,深谙战场规律。

  高仙芝不及细想,马上派人将这份捷报快马报送夫蒙灵詧,随即拔营回军。

  高仙芝回到了中军,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亲自迎出辕门,特命高仙芝带刀拜见——夫蒙灵詧完全相信了捷报所说,不打一点折扣,高仙芝以两千骑兵,全歼一万达奚主力!这是唐军在西域少有的大捷!

  夫蒙灵詧寒暄一番后,问起那捷报是何人所写,他知道,高仙芝是个粗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

  高仙芝却是张口结舌,他是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侍从写的。

  回到自己的大营中,高仙芝才慌忙寻找书写捷报之人,这才发现,原来这份捷报,就是那丑八怪封常清所书。

  从此,封常清名声大震。高仙芝再也不敢以一个要饭的丑八怪来看待他了,把他奉为上宾。从此之后,高仙芝对封常清言听计从,两人似兄弟一般。在高仙芝的帮助下,封常清也是一路升迁,从一个小小的判官,累授镇将、果毅、折冲、朝散大夫,最后,高仙芝做到了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则是节度副使。

  天宝年间,高仙芝在西域屡战屡胜,成为常胜将军,威震西域,封常清功不可没!

  天宝十二年,封常清接替高仙芝,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率军横扫大小勃律国,特别是攻打大勃律国一战,封常清率两万大军,横行万里之遥,连破敌军十二阵,直捣大勃律国都城菩萨劳城,大勃律兵败归降,封常清威震安西!被世人视为大唐在西域的定海神针!

  晁用之在陇右王忠嗣麾下效命的时候,曾经与安西军协同作战,与封常清有过交往,两人也是惺惺相惜,彼此很是敬重。那个时候,晁用之已经官至正四品上轻车都尉,而封常清还只是一个八品镇将。

  时移世易,到了现在,晁用之一落千丈,从正四品降到了布衣。而封常清则是做到了安西四镇节度使,朝廷正二品武官。

  所以,晁用之见到封常清,自称布衣,下马下拜。

  那封常清却是一声长叹:“布衣晁用之,何必参拜同为布衣的封常青!”说着,也下了马,向晁用之拱手还礼。

  晁用之笑道:“封大人不必宽慰晁某。”

  封常清也是自称布衣,晁用之以为,他是怕晁用之尴尬。

  封常清摇头叹道:“晁将军,封某率五万天武军,在洛阳与安禄山叛军交战,一战败于武牢关,二战败于葵园,三战败于上东门,四战败于都亭驿,五战败于宣仁门,连败五阵,失了洛阳,皇上已然降旨,贬封某为布衣,随高仙芝大人军中效命!晁将军,你我现在同为布衣,平起平坐!”

  “范阳军有这么厉害!”晁用之惊道。想当初,横扫克什米尔高原的常胜将军,竟然在安禄山的手下,连败五阵。

  世人看来,大唐十镇节度使,论战斗力,以陇右为首,其次是安西军,再次是朔方军,北庭军,范阳军最多排第五。自从封常清担任安西节度使后,安西军横扫大小勃律国,威名远扬,大有取代陇右军位列天下第一的势头。如今,却被安禄山的范阳军杀得毫无还手之力,那范阳军难道一夜之间,变成了天下第一精锐!

  封常清垂头丧气:“封某无能!”

  忽听身旁响起一个声音:“封大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封常清闻声看去,只见一个青年将军,身披锁子甲,骑着一匹白马,腰佩宝剑,面色俊秀,向封常清拱手施礼:“卑职刚才在山上观看,重甲骑兵虽然战力强劲,但必须是结阵而战,攻防有序,若是散兵对接,不是步兵的对手。封大人所率所谓的天武军,卑职看来,只有封大人身边这二十骑,是安西精兵。其他的,要么是京城禁军,要么就是新募白丁,他们虽然身披重甲,却是未经训练,不仅完全不懂战阵,而且,心胆怯弱,临敌慌乱,不听号令,一触即溃。这样的弱兵,即便是诸葛再世,也难敌久经战阵的范阳军。封大人率如此弱旅,与范阳精兵周旋于洛阳城郊,屡败屡战,鏖战一月有余,已经尽力了!若是换了别人,别说是五阵,只怕是一阵,便已然全盘崩溃!”

  封常清怔怔地望着这个青年将军,一时间,竟然是老泪纵横。

  那青年将军所说的,正是他压在心底里,无处诉说的话。

  半年前,封常清奉诏入朝,担任御史大夫,这是朝廷的规矩,太平时节,武将立功在外,朝廷加封当朝官爵,予以褒奖。封常清入朝的时候,身边就带了这二十骑亲随。原本应该在受封谢恩后,以御史大夫的头衔,回安西掌兵,哪里想到,安禄山突然发难,叛军直扑洛阳,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大唐边将在京城里的,只有封常清一人。唐明皇随即下诏,让封常清以范阳节度使的头衔,率军前往河南,抵抗叛军。

  事起仓促,京城里几乎无兵可调,朝廷只得临时募兵,好不容易东拼西凑了五万人马,号称天武军,这里面,只有少数是京城禁军,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市井子弟,这些新招募的白丁,根本就没接受了训练,大部分人从来就没摸过兵器,连基本的队形都不会走,就连那些禁军,也是疏于训练。

  这五万临时拼凑的所谓天武军,哪里是久经战阵的范阳军的对手,队伍乱哄哄赶到了武牢关,还没喘口气,就遭到范阳军当头一击,天武军一触即溃。好在封常清早就知道这些士卒不顶用,早有准备,在葵园布阵接应,好不容易收拢了被击溃的乱军,排好阵势,迎击范阳军,结果,和武牢关的情形如出一辙,天武军远远看见范阳军荡起的烟尘,尚未接战,就溃败下去。

  接下来,封常清成了个收容队的队长,作战目标已经不再是抵抗叛军,而是收容一阵接一阵溃败的散兵。每一次接战,都是溃败、收容、再溃败,再收容。

  这也就是封常清,虽然连败五阵,五万天武军,还保留了四万人。要是换了别人,只怕早已是输得精光了!

  封常清带着四万败兵退到了陕郡,要说,能够把这四万兵力保存下来,这是封常清最大的功劳。

  然而,朝廷却不这么看!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霸唐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