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午八点开始,整个石桥阵地上硝烟弥漫,八路军攻击部队伤亡惨重。
毕业于帝国陆军大学的山一是个出色的战术家,在赵家营传出枪声后,他果断命令部下收缩防御,同时电令北水战区司令部,将赵家营内发生的枪响和他的猜想一一进行了汇报。
因为石桥是连接双方的扭矩,鬼子在两端都设有据点,按常规,守备一方的工事位置,应以据点进行构筑,这样可以充分发扬火力。
可山一偏偏把工事构筑在据点下面十米突出范围,这块地方属于那种三不管地带,谁也看不见谁,如此一来的话,攻击部队在看不见守军,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即便有迫击炮之类的曲射火力,出于对弹药的考虑和敌火力的压制,固没有参加战斗。
一营攻击部队刚刚冲上陡坡,只要一露头,马上就被日军的狙击手打倒。
战斗打了整整半天,山坡下躺满了八路军士兵的尸体,最先参加攻击的几个连队都伤亡过半,暂时失去攻击能力。
于同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他皱着眉头说了,道:“看来我们都小瞧了对面的鬼子指挥官,硬冲不是办法,这是赔本生意”。
老莫旁边插了一句:“是不是该让我们的炮兵发挥一下余热了”?
“八子,我们炮弹还有多少”?
“因为交通不便,我们现在手头的拍击炮弹不到五十发”。
“妈的,小鬼子这是在逼咱们,不管了,八子,看到没有,能不能用炮搞他一下”于同指着远处的据点道。
张八子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下道:“应该没有问题”。
“通讯员,你去告诉杨前进,等张八子的炮连开火后,他的一营务必给我拿下石桥据点”。
“是”。
石桥战役一开,整个北水地区都热闹起来,北水地区鬼子司令部里,一帮参谋们在紧张地进行着图上作业,地图上石桥据点周围已被不同颜色的巨大箭头所包围,支援石桥据点的鬼子伪军都在日夜兼程向其运动地区分进合击。
与此同时,整个北水地区的八路军各部的打援部队也已经和鬼子增援部队纷纷接上火。
于是,围绕着石桥据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据点,整个北水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和鬼子各部已摆出决战的架势,而交战双方的最高指挥官的目光还是都注视着这个往日默默无闻的小石桥。
石桥之战注定要载入史册了。
在一营的指挥所里,杨前进对一连连长道:“刚才大队长派人来通知,说会在下一次战斗中让炮兵配合我们攻击”。
一连长眼睛一亮,说:“营长,交给我们一连吧,拿不下石桥据点,我也用不着提着头来见你,因为那时我肯定已经躺在山坡上啦,我只能向你保证,我们全连一百多号人决不会有人活着退出战斗。”
杨前进的眼睛湿润了,他的手有些颤抖,指着一连长道:“我要你拿下石桥据点,还要你活着回来,这是命令!你必须执行,另外,我把全营的手榴弹都集中到你们连,必须在两分钟之内,给我把手榴弹扔完打光”。
一营一连一百多人,每人身上都带着十颗手榴弹,两分钟之内,一千多颗手榴弹同时爆炸,产生的威力绝不比炮弹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连长道:“营长,我知道了,等会我就同志战士们,让他们把弦拉了,等两三秒再扔,保管个个都凌空爆炸,让他狗日的找不着安全死角,躲都没处躲”。
杨前进又对二连长道:“全营的三挺轻机枪全部都归你们使用,机枪手全部编入第一突击队,机枪挂在胸前,当冲锋枪用,手榴弹爆炸声一停,立刻冲上去,同时开火,火力绝对不能间断,听到没有”。
“保证完成任务”。
杨前进环视了一下所有人员,下了死命令:“全营从我以下,一个不留,上刺刀,全都给我上”。
杨前进拎着一口磨得飞快的鬼头刀,皮带上插着张着机头的驳壳枪,他一边检查弹夹一边对指导员道:“指导员,一会儿战斗打响了,我带突击队先上,你负责殿后,我们打光了你再补上”。
指导员正往弹夹里压子弹,一听他说这话,顿时就不爱听了,他厉声道:“凭什么是你先带队突击,你是营长,应该待在指挥的位置上,要不这么着,我先带着队伍突击,然后你在补上”。
“不行,我是营长,应该我来”杨前进想也不想的拒绝道。
“你这叫擅离职守,我要向上级检举你”。
“等打完这场仗,我还活着,你在检举我吧,就这么定了”。
躲在石桥据点里面的山一,突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劲,怎么四周一片寂静?
静得鬼子士兵们心里一阵阵发冷。
军人们是最不喜欢寂静的,因为战场上的寂静往往包含着更大的危险,预示着更激烈的战斗。
山一凭直觉意识到,八路军正酝酿着一次更猛烈的攻击,激战大半天,他手下的士兵凭借着工事,伤亡不半,再说他不大在乎伤亡,他知道各路援军正在向他合拢,凭借有利的地形、充足的弹药、近距离的支援,再坚持两天没问题。
他渴望着在这次战斗中建功立业,一战成名。
山一很快发现,对面伸出一个白铁皮做的拐脖喇叭,那边传来喊话声:“对面的鬼子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要想活命,只有放下武器投降”。
山一不懂中文,他叫过翻译官,问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翻译官不敢造次,乖乖的把刚才的话翻译了一遍,得知对面说什么的山一差点疯了,在自己场面占优的情况下,还想招降自己,他冲着手下一个鬼子嘀咕了一句。
叭!叭!
鬼子狙击手开火了,铁皮喇叭顿时被打了几个窟窿。
山一那边回话了:“八路军指挥官阁下,首先很感谢你对在下的赏识,从37年开始,你见过几个主动放下武器向贵军投降的帝国军人,另外,我奉劝阁下,不要错估了形式,只要你放下武器投降皇军,我保证阁下和士兵们的生命安全”。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