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见贾瑀拒绝,也不气恼,反而微微一笑:“瑀三哥就知道糊弄我,那凌铭有着内阁大学士的支持,哪是我一个小小薛家能打主意的。”
“我只需要瑀三哥,给我们薛家一个机会,给我们一个可以效仿那凌铭的机会!”
“哦,细细说来?”
薛宝钗没说话,从内间拿出了一幅地图,身子慢慢贴近贾瑀将地图打开。
贾瑀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幅细致的
“瑀三哥,你看,这是那无定河,这是些支流,咱们也想为宛平县出一份微薄之力,你看可以吗?”薛宝钗丰腴的手指着一条支流,娇俏的说道。
贾瑀一看那支流,呵呵,胃口还真大,全长30多里的支流,那叫微薄之力。
深思熟虑之后,贾瑀觉得这也不是不能答应,先拿薛家打个样,城内的那些大豪商们看到有好处之后,自会蜂拥而至。
总归还是实力弱了点,贾瑀一个人是吃不下这么多土地的,还不如换成银子,支援西北和京营,军队历来可都是销金大户。
不过贾瑀也没这么容易答应,太容易得到,容易让人得寸进尺。
于是他提出了修建水库的建议,薛家捐出几万两,在城西修建一座中型水库,既能防洪涝灾害,又缓解了京城吃水的难题。
大顺朝承平已久,京城人口高达百万,自建都以来,京城的水资源都处于相对紧缺状态。
京城周边的永定河、潮白河等主要水系距城较远,能供给城市的河流来源颇少。
此外,京城处于温带大陆气候区,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加上城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由于京城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京内的民众就开始开凿深井。
这井水里面也有讲究,水井水质有甜苦之别。
甜水井的水质较好,适合饮用;而苦水井则水质劣,大多属于含盐量较高的苦涩咸水,不便饮用。
没办法饮用的苦水只能用于洗漱之类,饮用水还得从城外挑运进城,这不仅增加了取水的难度和成本,还催生出极具特色的卖水行业。
这些卖水业者主要来自山东等地,他们通过贩卖从甜水井或远处运来的水来维持生计。
薛宝钗咬咬牙,还真决定拿出这么多银子,在宛平建起一座水库和相应的水渠,缓解京城百姓取水困难之苦。
不为别的,就图一个名声,将来她可是要参加选秀的,有这光环加持,总比商贾之女听起来要好吧。
而且既然为贾瑀带来这么大的政绩工程,那投桃报李之下,薛家在西郊购置土地,你贾瑀总不能不帮忙吧。
她还有点居安思危的感觉,在这荣国府居住的越久,越觉得这地方有点让人胆颤,虽然大家都是和和睦睦的。
可想到自家的几百万家资和荣国府尽是关起门来高乐之人,她就越觉得这梨香院不能久住。
也越觉得这贾瑀是个聪明人,不等不靠自己去闯,如今已经是正六品的县令了。
薛宝钗本是个果断、冷静之人,让贾瑀稍等片刻,就从房内拿出了银票,交到了贾瑀手上。
半开玩笑的说道:“瑀三哥,这可是咱们家家底了,全都交给三哥,还望三哥成全。”
“?这么夸张?自家房内常备几万银票,难怪原著中府内,会传出什么‘金玉良缘’,最终嫁给了贾宝玉,偌大家私被一把吞了进去。”
王熙凤可是为了三千两银子,都能草菅人命的主,后期可是连那脖子上的赤金盘螭璎珞圈都经常拿去当来赎去的。
也难怪王熙凤对薛宝钗一直是不冷不热的,有这么多钱,不拿出来孝敬,那就不是个好的。
贾瑀拿着银票,想到了同样寄居荣国府的林丫头,小家伙的家私应该都被骗的差不多了吧?
再加上林如海一死,贾琏送林黛玉回去,很是发了一笔约莫有个“两三百万”银子,也怪不得贾琏和王熙凤一直支持宝玉和黛玉,拿了人手短再不办事,那可就不是人了。
收钱办事,贾琏和王熙凤一直挺有信用的。
“瑀三哥,在想什么?可是这银子觉得烫手?”
薛宝钗不等贾瑀回话,娇嗔道:“那可不行啊,这银子都到你手里了,可不能再退回来啊,一分都不能退!拿出你百里侯的气势出来!嘻嘻!”
看着眼前明眸皓齿的薛宝钗,似嗔似笑的神情,“这娘们不是好人啊!这不是叫我贾老爷受贿吗!”
一分不能退,基本是说,这钱你花了多少,剩下的都可以自己拿进口袋。
贾瑀也不介意,卷吧卷吧,那五张一万两面额的银票,进了自己袖筒。
薛宝钗终于放心似的笑了,“莺儿,快去传菜,叫蟠大爷来陪瑀三哥好好喝一杯!”
“吃饭不急,公家的要求说完了,我还有个事想薛姑娘成全。”贾瑀淡淡的说道。
轮到薛宝钗疑惑了,贾瑀和她私下并没有什么交情啊?
心里疑惑,表面却是大方极了,“瑀三哥,别说一个,就是十个百个又何妨!”
“我闻薛姑娘身上异香异气的,怪好闻的,是用了哪种香料?可否介绍一二?”
贾瑀说的人家小姑娘小脸一红,往后退了一步,再是冷漠无情,也是会害羞的。
“瑀三哥,这是我早起,吃的冷香丸的香气,并不是什么熏香。”
“冷香丸?”
薛宝钗把冷香丸的来历说了一遍,贾瑀也趁机提出了疑问,“这么说来,那癞头和尚还是位活神仙了,可还有什么神奇之物,叫我见识见识。”
贾瑀其实才不管什么冷香丸,他主要目的是薛宝钗身上的金锁,谁叫贾宝玉那“通灵宝玉”是真有效果啊。
万一这金锁又是什么气运之物,被系统给捕捉吸收了,那不棒棒的嘛!
薛宝钗还未回话,那丫鬟莺儿却是主动开口了,“那癞头和尚还送了咱们姑娘一句谶言,叫姑娘錾在金锁上,还得天天带着。”
“叫什么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和宝二爷以前通灵宝玉上的字可相称呢,对吧,姑娘!”
薛宝钗手指着门外,冷声道:“叫你多嘴,给我出去。”
莺儿如遭重击,不敢再言语。
贾瑀说道:“哦,还有这么一句谶言啊,和那宝玉相映衬?那我可得瞧瞧,快给我看看!”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