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四万

  李林杨磨刀霍霍,张牙舞爪,杀气腾腾,但又没有造反。

  行动代表一切:红旗军虽然已经吞并了绥军,但是却也接手了绥军的防御任务。

  这种迹象,让几个军头有了某种心思。

  军头们所求不过是升官发财。打仗,他们是不喜欢的!

  红旗军的做派虽然霸道,但是,能不打仗,对于某些军头们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主动来找李林杨河防营副将阎德胜。对阎德胜,李林杨反倒非常客气。

  “军情紧急,咱们闲话少说。你带上原本的手下,现在就可以走了。只需把新招几个月的青壮留下。可好?”

  “好,好。。”阎德胜不停点头。他是真没想到,李林杨给出的条件如此优惠。

  话说,这位是河防营副将,平时的职务是巡视黄河河堤,治水!手下也只是治水的挑夫,五个营,兵力才一千五百。

  他虽然是副将之职,但根本不会打仗!而且,手底下的装备简直是可怜:总计还不到一百支火枪,而且还是火绳枪,除此之外还有几杆大抬枪,余者都是冷兵器。

  话说,阎德胜部,其实是山东巡抚李秉衡糊弄朝廷的,也是糊弄李鸿章的。李秉衡是舍不得把太多的山东“镇兵”精锐投入到威海卫方向的,可是又不能不做做样子,派出这么一支部队,就凸显了他李秉衡识大体!至少表面上:山东北洋亲如一家啊,大臣们协同合作,朝廷上自有清流官员为他美言。至于李鸿章领不领情,那是李鸿章的事。

  “我会写信给李巡抚说明情况,但请阎大人回去后勤加巡逻,严防死守,绝不能让黄河出现险情。”

  “一定,一定。”

  具体会不会真的那么认真,李林杨现在管不到。但是,他却知道一件事,甲午战争对山东造成了严重的“战争次生灾害”,黄河从今年起,频繁决堤,百姓生计无着落,然后义和团就兴起了!

  眼前的这个阎德胜到底行不行,可以先不管。至少这位做河防营很多年了,基本的常识经验还是有的。都是腐败无能,但也总比换一个生手要好得多。

  阎德胜留下五百多青壮,然后走人。红旗军补充兵,再添五百兵力!补充兵总额已经接近五千!

  如果是按照历史,李林杨此举算是救了阎德胜一命。历史上威海卫保卫战中,阎德胜被另一支部队的将领总兵孙万龄以“怯战”行了军法,砍掉了脑袋。说白了是为战败找了个替罪羊。

  日军登陆四十八小时之后,李鸿章的应对终于来了。

  “李林杨做事,虎头蛇尾啊!”李鸿章评价:“你要是敢造反,也算是敢想敢干。这算是什么?吞并友军?半造反?绝不会有好下场的。等秋后算账吧!”

  李鸿章忍了!

  吞并友军这种事情,李鸿章当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没少干,算是军头们的日常操作。不过自从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之后,都是淮军吞并其他部队。这次反了过来,李鸿章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

  有名人曾经评论李鸿章:聪明才智都不缺,只缺骨子中的坚韧强悍!就是一聪明的奴才而已!

  无论对朝廷,对洋人,对上其他势力,李鸿章其实都缺少放手一搏的勇气!

  李鸿章下达了作战命令:红旗军守住北邦炮台!

  李林杨回电:“丢了北邦炮台,李林杨提头来见!”

  态度坚决!

  李鸿章试探一下,就放下心来:李林杨不敢造反!

  身为大清朝的第一总督,李鸿章在做官方面的水准高的惊人。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但他却顺水推舟承认了李林杨对绥军的吞并。同时又没有耽误威海卫的战事,而且还没有给与李林杨指挥权。

  只要李林杨不敢造反,就跳不出他李鸿章的手心!他有的是手腕。

  话说,李鸿章只要不敢造反,就跳不出慈禧老佛爷的手心。

  李林杨对此--呵呵。

  李林杨之所以表示服从命令,只有一个原因,粮饷!犒赏。红旗军的规模,很快就会暴露,三万余大军,山东省根本支付不起粮饷和犒赏,更支付不起武器装备的资金。摆个低姿态,能搞来银子,李林杨可没有那么要脸的!千万别忘了,虽然狮子查理公司的军火销售火爆,但红旗军集团现在仍然有接近一千万银元的外债呢!

  山东巡抚李秉衡和李鸿章对李林杨吞并淮军一部的反应截然不同!

  话说,李秉衡就是清流派推举出来给淮系找茬的!此前他任安徽巡抚,对淮系的老巢是各方打压。现在任山东巡抚,实际上也是为了削弱淮系的力量。总之,是和李鸿章作对的。

  前些日子,李林杨扩军疯狂,让李秉衡起了疑心。现在打了起来(只有侦察营在和日军零星交火),李秉衡只能是叹服:李林杨战略眼光长远。

  李林杨吞并了绥军,这是和淮系作对!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话说,李秉衡可是当过广西巡抚的,深知李林杨和淮系一贯的不对付。对于李林杨,还是有所了解的。李林杨能打,这是公认的。李林杨部只要给了粮饷,所有的事情都会解决的妥妥贴贴,从不给上官招麻烦。而且,满清官员人人退避的外交纠纷,李林杨处理的妥妥当当,一次都没有把矛盾麻烦上缴。

  日军强大,李秉衡也不敢不给增援,急急忙忙,将抚标营中两个炮营两个步兵营调往北邦炮台。

  红旗军再添两千兵力!不过,这两千部队,没有成团,被以哨为单位分散补充到了各轻步兵团。

  至此,红旗军成建制的部队,兵力已经达到了三万(不包括丁槐的两千),另有近五千补充兵,三千民夫。全军合计四万!在日军已经登陆的时间,红旗军的规模终于达到了李林杨的预期!

  李秉衡在得知日军兵力达到三万五千(李林杨的报告,实际上是军两万七千,军伕八千,合计三万五千)之后,完全慌了神!

  这时候,已经不是给李鸿章找麻烦的时候了。他是山东巡抚,威海卫丢了,只不过是李鸿章的北洋损失,日军继续向内陆推进,那可就是他山东巡抚的责任了。李秉衡是爱国的,爱大清的!

  他不仅向朝廷发报,要求把山东北上的两支镇军,曹连三和章高元调回山东。还当即发电报,向盟友求助。这位求助的对象,乃是两江总督(代理)张之洞!张之洞本是湖光总督,但原两江总督刘坤一北上,于是被朝廷调往两江稳定局面。

  同是清流派,二人还是密友,(实际上张之洞算是李秉衡的“举主”,李秉衡一系列的升官,都与张之洞有关,因此张之洞没有拒绝,紧急调集两江大军一万五千,不日北上。

  但是,能不能及时赶到,天知道。要知道此时已经临近春节,清军将领能不能把那群丘八在春节前,甚至元宵节前组织起来,都还是个问题。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交通了。虽然两江很近,甚至有运河,但没有铁路,很多路途靠的还是士兵的两条腿行军,那速度,可想而知。只看丁槐就知道了,丁槐从云贵九月底出发,耗时两个多月近三个月,而且还是红旗军提供了长江以及运河的交通协助,这才到达山东。

  而且!张之洞是代理两江总督,正牌的两江总督是刘坤一。现在刘坤一已经在辽东前线了,两江兵,能不能留在山东,很难说。

  李秉衡对这一万五千的两江兵,期待还是很大的。李林杨虽然已经很明显的和淮军作对,但“会不会造反”的念头在李秉衡的心中并未完全消失!这一万五千兵,是为了阻击日军,同时也是在某种情况下对付李林杨的重要手段!

  到了此时,李秉衡还在做梦,而且做梦都没想到,红旗军竟然有近四万大军!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糊清灭洋1880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