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均输之议

  何进对王朗还算熟悉。

  王朗被他征辟为府掾,曾被他安排与孔融、边让一起共修刺候,负责大将军府的情报工作。

  后来何进卸任大将军,王朗顺势转入何苗门下,受何苗推荐,入了尚书台为尚书郎。

  其中却也有何进向何苗的举荐之情。

  何进觉得说服王朗同自己一起做事应该不难。

  倒是华歆……算是何进的半个故吏。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何进也征辟过华歆,但华歆还没到大将军府,大将军就换人了。

  华歆在半路上听到消息,直接回老家了。

  华歆师从故太尉陈球,严格来说,他还是卢植和郑玄的同门。

  他曾被举孝廉入三署为郎中,后因病去。刘辩登基后,命举名士贤才,华歆遂为平原郡所举,为尚书郎。

  离开皇宫之后,何进第一时间拜访了王朗,果然如他所料,他作为王朗再度入仕的举主,王朗答应地非常痛快。

  但拜访华歆之时,何进遇到了他预料之中的麻烦。

  华歆对他以礼相待,言辞间没有失礼之处。

  只是谈及外出之事,华歆没说答应还是拒绝,而是先提起了一段往事――“中平六年,下官从郡吏处得知前将军征辟,当时久病未愈,本欲婉拒,然州郡官吏逼迫,不得不从……”

  何进尴尬地听完,根本在华歆家中坐不下去了。

  灰溜溜地离开。

  不过,自始至终,他都没借用刘辩的名头。

  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天,何进就遇到一个主动愿意跟随他的,自称牵招,乃是何苗长史乐隐之弟子。

  他欣然允之。

  何进这边还没出行,汝南却出事了。

  汝南太守徐逮捕了曹嵩派到汝南郡的均输官,并在曹嵩之前再次上书弹劾曹嵩,请罢由曹嵩主导的均输法。

  时值九月,正是大部分郡国上计收尾之时。

  实行了大半年的均输法已有过半收益堆积到了府库,预计等到曹嵩将这些特产和粮食等在价高之时全卖出去,获得的收益应还比预计的一亿钱要高出不少。

  而徐所弹劾的,正是这一点。

  囤积居奇。

  徐言辞激烈,将曹嵩狠狠地骂了一顿,认为其手中掌握着百姓上交的赋税,却只想着用来牟利,而不思拿出来平抑物价,丝毫没有爱民之心。

  又再度言及均输令下属由商人充任的均输官借着曹嵩的名头低价购买,高价出售,欺行霸市。

  而没多久,曹嵩弹劾徐的奏书也来了。

  他在奏书中也没少骂徐,将徐比作盐铁之议中那些只知道反对国策,却拿不出解决办法的贤良、文学们。

  曹嵩也有话说的,靠他手里的特产钱粮,根本不足以平抑物价。

  且大司农下原本负责平抑物价的平准令因为朝廷缺钱早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原本的职责只剩下了知物价,还额外增添了“主练染,作采色”,俨然从物价调控机构变成了丝织品作坊。宪帝时干脆将平准令改为中准令,归入内署,由宦官担任。

  至于那个被逮捕的均输官,曹嵩倒是没替他说话,认为其确实罪有应得,曹嵩建议派一位清廉的侍御史来查一下,顺便抄家,以杀鸡儆猴。

  什么?多余派一位侍御史?他曹侍中也是要面子的!而且抄家不也得有人监督吗?

  就曹嵩所说,担任均输官的这位大商人,其资产六七千万钱总是有的,都快要抵得上均输令收益的一半了。

  为此,刘辩特意派出了侍御史中最受他信任的田丰,后者以太中大夫领侍御史已经好几年了,每每外出,必有所获。

  在送别田丰之前,刘辩拉着田丰的手,嘱托道:“元皓,此次抄没的土地不必再变卖了,可留为公田,交予徐太守。”

  刘辩想顺势看看有没有人敢打这份公田的主意,却没注意到田丰的表情。

  田丰抿了抿嘴,终究还是没忍住,劝谏道:“陛下,臣此番去汝南,尚未将之定罪,岂能先言处置其家产?此与不罪而诛何异!陛下天下共主,一言一行,不宜失义……”

  “元皓说得对,具体如何处置,还需元皓去汝南查明真相!”刘辩赶紧说道。

  田丰这张嘴啊,有些时候比孔融和边让还狠,怪不得历史上袁绍不愿听他的劝告呢!

  田丰出发之后,曹嵩与徐的争论并未因此而停,正相反,随着曹嵩来到汝南郡接手均属令的事务,两人开始了面对面地亲切交流。

  一个曾任三公,虽是宦官之子却是天子近臣;一个世有清名,历任二千石。两人可谓将遇良才,就均输令掌控的物资该如何去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消息传到雒阳时,刘辩正在看《盐铁论》。

  其上所载盐铁之议,发生在昭帝始元六年,霍光当政之时。

  霍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儒家出身的贤良与文学共六十余人,就武帝之时以盐铁专营为核心的政策是否应该继续下去进行辩论。

  双方的观点以刘辩看来,各有可取之处,也各有能让人哄堂大笑的地方。

  儒生们组成的文学、贤良是理想主义者,他们看到了武帝时期苛政之下百姓的惨状,也看到了权贵们豪奢风气所带来的世风日下。

  所以他们批判带来这些变化的以盐铁专营为代表的政策。

  但在解决方案上,他们认为复古能解决现实中的一切问题,至于理由?没有理由,古代圣王当政之时就是最好的时候。

  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官僚权贵是现实主义者,他们位高权重,维持着国家的运转,护卫着国家的安全。

  但在他们心中,他们得享高位与富贵,是他们自幼努力应得的,民间百姓困苦,那是百姓们蠢笨懒惰,明明有相关的法令却不去利用,这些人是要反思的。

  二者一方坚持以严苛的法令治国,出现漏洞那就再用法令将漏洞补上;一方坚持以德治国,德没有用怎么办?那就用礼,规定不同身份等级之人的衣食住行,依礼而为……

  反正要是刘辩当时在场,有能力的话他一定要各打二十大板。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刘辩,三兴汉室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