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青储料

  熊贵清从常伦的抱怨中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

  并不是啥饲料地的事,而是他们冬天缺大量的粗饲料。

  也是。

  谁不知道有了饲料地拿来种饲料粮啊?

  一般都会种上苞米。

  这可是精料。

  可是光有精料行吗?

  肯定不行。

  就跟养猪一样,光喂粮食无论是猪还是牛马都会出问题,得消化类疾病。

  这就要有粗饲料。

  除了干草外,还得有青储饲料啊!

  养奶牛没有青储冬天吃啥?

  像常伦现在喂的就是熊贵清家的苞米杆子。

  这可不是青储料,而是干料。

  口感和营养都跟青储没法比啊!

  自己是不是应该做这个生意呢?

  熊贵清养猪没有青储,他是把大量的瓜菜窖藏了。

  可依然有青储的意味。

  放时间长了,也有部分发酵。

  只是发酵的不多,这是因为气温的关系,大多冻硬了。

  这种粗放式的饲喂养猪还凑合,养牛就不行了。

  对,这是個思路。

  这种事农场就没有考虑吗?

  不!

  早就有考虑了,只是行动比较慢而已。

  熊贵清先安排了一个局,让常伦和侯勇单独聊,他就不掺乎了。

  现在他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忽悠舅丈人身上。

  这不,他坐在倪桂田家的沙发上,先是吹捧了一阵舅丈人的英明神武,然后就进入主题,问起了农场在青储饲料方面的想法。

  倪桂田哈哈一笑,指着熊贵清说道:“你小子啊,我就知道你在套话!”

  “嘿嘿,老舅,我就是想打听一下饲料的行情。”

  “这事啊,农场早有考虑,你就操心了。”

  “啥情况啊?”

  “畜牧科打了报告,说是要建个青储站,专门做青储饲料。”

  “啊?农场批了?”

  “正在研究。”

  倪桂田放下手里的茶杯,说道:“农场现在资金紧张,啥都自己干没有这笔钱。我们的想法是让社会上的人参与。只是这个具体的方案还没出来。”

  “老舅,据我了解,养牛户今年没有饲料地,他们这冬的饲料就是用其他的代替的,主要就是苞米杆子和豆秸,明年要是再没有青储可不行了。”

  “这个领导们都知道。”

  “老舅,有没有可能让个人来办呢?”

  “个人办,有些难度啊。”

  倪桂田眯着眼,一边思考一边说道:“你看看,个人干想赚钱。可农场想要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就得有扶持政策。”

  “现在精饲料的事落实了,农场可是花了大笔的钱的。”

  “现在再搞青饲料,又是一大笔钱。”

  “青储苞米的种管收碎储,哪个环节不是钱?”

  “现在是1000头,明年可能是1200,1300。”

  “这些奶牛冬天的青储料靠养牛户自己搞是不现实的,必须要集中搞,这样成本才能降低。”

  “不说别的,青储池就得几十万!”

  “那么多?”

  “你想想,一头牛一年至少也得5吨青储料。你按1200头算,得多少?”

  6000吨啊!

  这个数字确实有点吓人。

  能装下6000吨青储的池子得多大?

  至少得有7000个立方吧?

  再加上活动空间,怎么也得7500立方。

  这得多大?

  长度100米,宽度20米,深度4米,这就是8000立方的空间。

  如果用钢筋水泥做出青储池,那造价你就算去吧!

  省钱的方法就是挖坑,用塑料布防渗,然后堆青储,上面覆盖大量泥土。

  可样临时搞还行,长期这样行吗?

  为了减少风险,还不能挖一个大坑,要多挖几个小坑,防止一个腐烂,全部报废的风险。

  这件事一深想,熊贵清就头疼。

  难怪农场领导拿不定主意呢!

  这是一笔投入大,回报时间长的投资。

  社会上的人谁都不傻,哪个愿意还得种地收割,储存,到了十一月才开始卖,还只能卖到3月份的生意?

  一年做半年生意,要全年干活。

  确实不划算。

  这事还真得农场出面。

  熊贵清一下子就熄了搞青储的心思。

  他把心思转到了加工厂上。

  如今,加工厂上下一片繁荣。

  熊贵清暂时不想再折腾,还是这么走下去得了。

  跟老方聊了下情况,得知乳品厂的平价料已经送去了。

  “他们没说其他的吧?”

  “没有,就是这加工费还没给。”

  “跟他们说,下次要货的时候,把这批的加工费结了,否则不给供货。”

  “这是不是太得罪人了?”

  老方有些犹豫。

  “你就说是我的安排,有问题让他们找我。”

  熊贵清知道,做生意要开个好头。

  要是给对方惯出毛病来,自己后面就没法弄了。

  加工费越欠越多,他要是不给,你还给不给他饲料?

  到那时候钱多了更得罪人。

  十二月底。

  农场进入了决算阶段。

  熊贵清的加工费还是没要回来。

  他们给的理由是农场轧账了,这笔钱划进一月份的费用。

  熊贵清知道乳品厂就是店大欺客。

  你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农场财务科会同各个分场的财务人员,开始了大规模的集中决算。

  机关招待所的房间都被挤占了。

  倪桂田这些日子也都很少回家,他得带着人把86年的结算弄出来,至少春节前要完成。

  熊贵清则忙着买年货。

  他可不是给自家买,而是要买送礼的东西。

  为此,他还专门跑了趟二龙山林场。

  他们有个养鹿场,据说正好有一批鹿肉。

  熊贵清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这些鹿已经剥了皮,被一分为二。

  熊贵清直接让何献超的蹦蹦车去拉。

  没的说,侯勇肯定得到了整只鹿肉。

  倪桂田整只。

  赵场长整只,苏科长整只。

  乳品厂分了三只。

  财务科、粮食科都少不了。

  一车鹿肉一分就没了。

  熊贵清也仅落着几只。

  他还给潘家送去。

  北安的倪桂蕊也得有。

  潘春梅的师傅也得送上一只。

  人家老太太的人情咱得记着。

  至于何献超、于慧勇、常伦这些朋友,每人分条腿得了。

  不够分啊!

  就在熊贵清忙着沟通关系,到处送礼的时候。

  农场的机关会议室里,一场关系明年奶牛青储饲料的会议正在紧张的召开着。

  南北河农场的当家人赵场长看着会场里的众人,沉声说道:“由于今年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奶牛青储饲料的问题,导致了今年这一冬,1000多头奶牛没有青储料。这是畜牧科的失职。当然也是我这个场长的失职。”

  “既然知道了我们的失误,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87年青储怎么办?”

  “请畜牧场长汪国辉同志说说看法吧。”

  赵场长点了汪场长的名。

  汪国辉原是东北农大的畜牧博士,后到了农场局挂职锻炼。

  这不,他被安排到了南北河农场,担任畜牧副场长。

  汪国辉推了推鼻子上的黑框大眼镜,说道:“按理说,咱们农场搞青储是很有优势的。”

  “首先,咱们有地。只要种上专门的青储玉米就行了。亩产很高,差不多能达到五六吨。要是再套种下秣食豆,还能多收3吨。如果施点化肥,能争取收获10吨。这样,我们种个100垧地,就够现在奶牛吃的了。”

  “现在的难点是青储池的建设。这需要一大笔钱。”

  他说完看看在场的人,大家都不说话了。

  一亩地不说10吨,就按8吨算,100垧地能收1.2万吨。那得建个多大的青储池啊?!

  “需要多少钱?”

  赵场长看向汪国辉。

  汪国辉看向了基建队负责人的方向。

  “还没测算。”

  基建队哪里知道?

  只能这么笼统的回答。

  “那就尽快拿出一个计划和预算。”

  畜牧科和建设科的人都点点头。

  这个会议虽没什么结果,可是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搞青储可不是个小投资项目。

  也就两天时间,再次召开了专题会议。

  现在大家知道需要投资的金额了。

  仅青储的设备和设施就得50万起步。

  巨大的青储池,还有青储粉碎机,还有每次青储的大量塑料布,机动车运输和推土机作业等等。

  都不是小钱。

  这还没算种植青储玉米的费用。

  都不用问财务科,赵场长就知道,这笔钱农场拿不出来。

  要知道,要维持一个农场的运转,需要大量的物资。

  开春就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油料、配件等等。

  哪一样不是钱?

  今年结算之后,才知道农场还有多少钱。

  不过,赵场长心里有谱气,能打个平就不错了。

  有钱也得留着。

  现在中学的教学楼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

  不建不行了。

  老校舍已经成了危房。

  教学楼的设计图已经出来了,建设费用要120万,可能还要超标。

  要是搞了青储池,那教学楼建设资金就有缺口了。

  难啊!

  大家虽然知道了需要50万的投资,做到了心里有数。

  可这钱哪来?

  倪桂田这次参会了。

  他提出了一个曲线救国的策略,却让大家眼前一亮。

  “各位领导,我们现在缺资金。有些资金也不能动。”

  “根据现在的政策,购买奶牛农行是给贷款的。”

  “能不能我们自建一个奶牛场,把青储设施放在这个奶牛场里。”

  “既解决了建设青储站的资金问题,我们还有了一个奶牛场,也能进一步的稳定乳品厂的奶源。”

  众人都觉得这个想法有可行性。

  可这样一搞,事情又搞大了。

  乳品厂的负责人说道:“我们刚刚收奶十几天,已经快达到了我们生产线的极限了。现在应该考虑引进更大的生产线。”

  乳品厂的这条生产线是日处理5吨鲜奶的规模。

  你想,现在就按照200头奶牛产奶,每头30公斤,这就有6吨的奶量了。

  这还是刚刚开始,再过一阵子,恐怕产奶量还更高。

  “抓紧洽谈20吨生产线,争取五六月份就能生产。”

  赵场长发出了指示。

  乳品厂负责人连连点头,他们已经跟设备厂家接洽了,正在商谈价格的事。

  这个专题会从青储的问题一下子转到了乳品厂生产的事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重生83,从养猪开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