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抢收

  第432章431抢收

  西北风吹过树梢、院墙等阻隔时,由于风速太快,产生摩擦,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张桂芳很难不注意到,出了正屋,站在院子里朝西北天空望去,大片的乌云悄然而至。

  “唉,天儿要冷了,弄不好要下雨。”张桂芳自言自语道,随即转身从墙角找出仅有的几个破旧草苫子盖在了唐植桐买回来的木柴上。

  “妈,不用盖。现在的雨下不大,说不准下着下着就成雪了。回头用的时候一抖搂就行了。”唐植桐进大门就看到亲妈在忙活,开口拦道。

  家里就这么几个破草苫子,而且用了好几年,以前都是张桂芳用来在天冷的时候盖菜用的。

  “你知道个啥?立冬雨,一冬雨。今儿要是下雨,这一冬就没几个好天。”张桂芳看了儿子一眼,摇头道。

  唐植桐笑笑,也不回嘴,走过去从木柴垛里抽出几根,盖在草苫子上,压住,生怕被风给吹跑。

  草苫子,有的地方也叫草帘、草垫,是以秸秆为原料编制的一种类似席子的东西,用处挺大。

  有的人家里穷,买上几席垫在床上,能稍微起到保暖的作用。

  也有的买回来改装一下,充当雨衣使用。

  碰到水涝,还能用来防汛。

  田里上也有人用,只不过少罢了。

  眼下最大的用处恐怕是用来遮盖东西,工厂用的比较多。

  再下去几十年,这种草毡子将改为机械生产,用在塑料大棚保暖上,还会用在红砖生产环节,防止暴晒和避雨。

  娘俩说话的空,西北天空亮了一下,十几秒钟以后传来“轰隆隆”的雷声。

  “雷打冬,十牛栏九个空。唉!什么天啊,老天爷还让不让人活了?”张桂芳忙活完,脸上带着忧愁埋怨道。

  “奶奶说不能埋怨老天爷,小心打雷劈。”唐植桐话刚落音,西北方又一道闪电砸了下来,紧接着就是雷声,这次闪电与雷声之间的间隔少了一些。

  声音的传播速度大概是340米/秒的样子,唐植桐默算了一下,雷响处距自己家三四公里的样子,直线距离也就从故宫到自己家,可以说已经很近了。

  “行了,行了,快进屋吧。”配合着儿子的话,雷声响起,张桂芳莫名心虚。

  中国老百姓的信仰很实用,谁管用、谁灵验就信谁,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老天爷。

  老天爷具体是哪位神仙,是个什么职位,唐植桐一直没弄清楚。

  不少小说称其为天道,反正是很超然的存在。

  眼见着乌云飘过来,唐植桐先抱了一些木柴进屋,将炉子点着。

  等出来的时候,天空中已经开始飘起小雨。

  唐植桐进正屋吃了三个蒸包,把中午欠下的那顿午饭给补上,喝口水后,去屋外抽烟。

  为了防止冷风灌进屋内,唐植桐将正房的门关了起来。

  下雨的时候是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候,由于今年雨水偏少,凤芝想把在夏季缺少的快乐在此时补回来。

  院子里她是不敢去的,天冷淋一身不是闹着玩,除了冻感冒自己难受之外,肯定也会挨上一顿揍。

  于是乎,凤芝站在屋檐下面,伸手接雨滴玩。

  在成年人看来,下雨嘛,没什么稀奇的,也没什么好玩的,但小孩子不一样,只要是能墨迹着不做作业的,就会觉得好玩。

  唐植桐站在屋檐下,点上一颗烟,看着妹妹伸手一会伸手接雨水,一会蹲下身子看顺着屋檐滴下的雨水在台阶上砸出来的小坑,不时的还会伸手去摸一下。

  “哥,这里为什么会有个小坑?”凤芝朝唐植桐招招手,指着台阶上的石坑问道。

  “雨滴砸手上不疼,对吧?但耐不住雨滴按照同一个点滴下来,长年累月下来,石头就会慢慢的被砸出小坑了。

  有个成语叫滴水石穿,就是说的这件事,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

  你的学习也一样,只有不断的去努力,才能跟你姐姐一样,考上初中,然后读高中,考大学。”

  唐植桐不失时机的教育道。

  “哦,就是劝我回屋写作业呗。”凤芝撇撇嘴,拍拍手上的雨水,准备回屋。

  “对,就是让你写作业,别墨迹了,快去吧。”唐植桐揉揉妹妹的脑袋,拖延症嘛,基本每个人都会有。

  之所以会有拖延症,无非是累的,其实不能算病,只不过是身体在大脑的控制下,将繁重或者是不相干的工作拖后,让身体得到一丝喘息之机罢了。

  唐植桐将烟头扔到院子里,任其在雨水被打灭,跟着妹妹进了屋。

  外面黑压压的乌云,屋内光线好不到哪儿去,此刻正开着灯,凤珍安安静静的伏案写作业。

  小王同学坐在一旁勾着毛衣,自己男人的已经织完穿上了,现在手里这个是给凤珍织的。

  小姑子大了,到了爱美的年纪,本来想着赶在供暖前织完,不成想今儿就突然降温,只能加班加点的尽快勾好。

  张桂芳守着炉子,蹲坐在马扎子上,正在拿着大头针,用顶针和钳子配合着做棉鞋。

  在张桂芳看来,什么皮鞋都不如老一辈传下来的棉鞋保暖,前阵子她已经将鞋底全纳好,现在只需要将鞋面塞进棉花,然后和鞋底缝一块即可。

  大家各司其职,虽然安静,但在唐植桐看来非常温馨。

  要是能有一壶茶,再来把躺椅,看本小说,啧啧啧,那就更美了,唐植桐乐呵呵的想着。

  美不美,要看天公赏不赏脸,否则就没有“天公不作美”一说了。

  不同以往,天今儿的公脾气不太好,不一会的工夫,屋顶传来了细微的“噼啪”声。

  “这是下雪粒子了?”张桂芳明显听到了动静,停下手里的活,侧耳认真听。

  雪粒子在有些地方也叫冰粒、冰渣,气象学上称之为“霰”。

  雪粒子直径一般在2到5毫米之间,虽然个头比冰雹小很多,但形状近似球形或圆锥形,颗粒感很强,打在瓦、玻璃、地上都会有比较清脆的声音。

  “好像是,打的瓦响。”唐植桐回道,这种声音有点类似冰雹砸在瓦上的声音,不过比那个小很多。

  不少人都羡慕住四合院,但现在的平房由于建筑结构的缘故,房顶并不厚实,保温、隔热、静音效果都不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跑去住楼房,而不愿住平房的原因之一。

  张桂芳不放心,站起身来出去看白菜。

  白菜亩产高不假,但怕冻,一旦冻了,就很容易腐烂,压根存不住。

  一会的工夫,张桂芳进屋,面带犹豫、挣扎的问道:“下雪粒子了。桉子,你说白菜收不收?”

  “冻了更麻烦。收了吧,白菜再长也是多些水分,咱家种的多,少收一点也够吃了。”唐植桐明白张桂芳在犹豫什么,安慰道。

  现在还没有到收白菜的最佳时机,早收就意味着损失重量。

  然而,雪粒子之后大概率是有雪的,等下完化冻就会冻伤白菜。

  虽然唐植桐有空间,但当着家人,没法大咧咧的往里面薅。

  既然早收是损失,晚收也是损失,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唐植桐不敢赌后面不下雪。

  “行,那就收!”张桂芳一咬牙,下了决心。

  往年的时候,唐家种的白菜有多有少,少的时候就多种些葱姜等其他作物。

  今年属于种的比较多的,有上百颗,院子里除了留出来的路和一些葱外,基本所有的空地都种了白菜。

  收白菜是个大活,全家一起动手。

  唐植桐负责连根拔起,捎带着将根部的土搓掉,小王同学和两个妹妹专职往正屋运输,张桂芳则搬运两趟,再留在屋里摆放整齐。

  白菜的采收方式有两种,带根、不带根。

  城里的白菜一般是不带根的,没有人愿意花买白菜的钱买个根回去,所以菜农大多会用镰刀将白菜根削掉。

  而农民自己留白菜吃时,一般会带着根。

  带根好处多多,不脱帮,不散帮、不烂心,不干瘪,不仅能存储更久,而且带着根能微生长,那些团芯没团好的,带着根放上个两三个月,再打开时,菜心会比采摘时紧实一些。

  雪粒子在西北风的加持下,打在脸上生疼。

  凤芝年纪小,但懂事、知道孬好。

  哪怕力气小,也力所能及的干着活,虽然每次只抱一棵白菜,但一声苦都没叫。

  前后半个小时的工夫,一家人将院子里的白菜全部采收完毕。

  虽然都运进屋子摆放整齐,但还不能算结束。

  由于刚才淋了雨,下一步还要等天晴后,将白菜运出去晾晒,再采取合适的储存方式来过冬。

  “妈,咱挖个地窖吧?”唐植桐接过小王同学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头发,他还惦记着有个地窖收一批带有理财属性的酒存下来。

  酒这玩意跟其他不同,扔空间不经历时间发酵,几十年后再拿出来没有岁月沉淀的味道,大概率会被认定为假酒。

  “不挖,挖那个干啥?砌起来要花不少钱。”张桂芳不假思索的拒绝了。

  “咱今年收的白菜多啊,就这么放在屋里不大合适,以后见年种,总不能每年都挖坑埋土里吧?不光埋汰,也省不下力气,有这么两三回都够挖地窖了。”唐植桐为实现自己的目的牵强附会找理由。

  在唐植桐印象里,自家种白菜少的时候,会直接放在外面,盖上几层草苫子,如果天冷的厉害,还会暂时搬进屋里保暖。

  种的多的时候,唐父会在院子里挖个坑,将白菜放里面,然后盖上草苫子,再培上厚厚的一层土。

  “今年看着多,给你丈母娘那边一半,四邻八舍再送点、借点,剩不下多少。”张桂芳还是固执的摇头。

  “静文妈妈那是楼房,家里有暖气,没地方放,一次送过去太多就坏了。邻居借点、送点我倒不反对,由着您来。不过咱家有太多让人看到的话,恐怕来借的会更多,您心里得有个准备。再说,我们单位今年也种了,分个几十斤没跑。”唐植桐说到这,立马反应过来,家里的白菜怕冻,押运科在城外,那边更特喵的冷啊!

  还没等张桂芳回话,唐植桐立马将毛巾搭起来,匆匆忙忙的跟小王同学说道:“你帮我找出棉袄来,我换上去一趟单位,那边的白菜也得收,省得明天冻坏了。”

  “戴上帽子,穿上雨衣。”张桂芳跟急冲冲出门的儿子和儿媳说道。

  “知道了,妈,放心吧。”唐植桐头也没回,回到厢房后,先往炉子里续了几根柴,然后立马宽衣解带准备换衣服。

  “我觉得你还是先去找一趟们科长的好,这事最好由他出面组织。”小王同学翻出唐植桐的棉衣棉裤,给自家男人放在床边,又回身给他找帽子、手套、雨衣。

  “行,我先过去找他一趟。”唐植桐点头答应下来,匆忙之间还想着为了避免损失,用空间一气薅完算球,看来不能实施,不光没法交代,还不符合规矩。

  一年到头,下雪粒子的次数比下雪还要少,但雪粒子比较讨人厌,不光打在脸上疼,路还滑,尤其是压实了以后,一不留神就摔个大马哈。

  唐植桐包裹严实,颤颤巍巍骑到方圆家,一问才知道,方圆去押运科了,刚走不久。

  唐植桐松了一口气,方圆这个点去押运科肯定也是为了抢收白菜,但自己来都来了,不能因为方圆去了,就掉头回去,否则等方圆一到家,听说自己来过,最后自己却没有出现在押运科,那自己成什么了?

  自己可是追求有限进步的人!

  来都来了,是吧。

  等唐植桐赶到押运科的时候,科里上上下下,凡是在岗的,都已经被方圆暂停了手头的工作,喊出来采收白菜。

  为此,还单独找了两间空房放白菜。

  分拣股的大姑娘、小媳妇,扎辫子的、短发的,一个都没饶喽,全在地里拔白菜,拔完拎着就朝仓库方向走。

  “小唐,你来的正好,省下我给你打电话了。正想告诉你明天分白菜呢!一会你估一下,看看总产量能有多少斤。”方圆看到唐植桐后,当着押运科同事的面,扯着嗓子跟唐植桐说道。

  “好嘞!”分是没有问题的,大不了一会打电话跟学校请假,但这次采收匆忙,没有过称的环节,给估重带了难度,即便如此,唐植桐依旧爽快的答应下来。

  没有办法就去想办法,方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自己面子,自己总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臣妾做不到吧?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