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维汉率领的西路纵队在直南地区高歌猛进之时,八路军中路纵队、东路纵队向着孙良诚部展开了攻势。
朝城、观城、范县同样是三角地带,朝城居于北侧突出位置,观城、范县则是分别处于西南、东南位置。
位于朝城一带的是孙良诚部暂编第一师,该部大约有四千余众,成军时间最长,实力最为雄厚,同时也是八路军优先攻击的目标。
由于朝城被日军占据,原本暂编第一师是分散驻扎的各个乡镇,与日军和平共处。
可是孙良诚听说有一支八路军主力部队进驻直南地区之后,下令手下部队集结于日军驻守的县城近郊,以日军为奥援。
当晚,在战斗打响之前,武勤的三团秘密运动到暂编第一师所在的朝城县城南部之西侧位置,鲁西军区教导第三旅第八、九团位于东侧,第七团则是在暂编第一师南侧发起攻势。
新三旅第七团则是拦截在朝城县城日军南下增援的必经之路上,同时担负堵住暂编第一师逃亡县城的任务。
新三旅第八、第九团分别布置在观城的游击第二纵队、范县的第十二纵队北上增援的道路上。
八路军中、东两路纵队的意图非常明显,趁着夜色日军大部队不敢从外围铁路线增援,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吃掉孙良诚部的“精锐”暂编第一师。
战斗一打响,身处观城一带的孙良诚就收到了暂编第一师请求增援的电报。
“长官,暂编第一师遭到八路军的围攻,八路军人数众多,形势危如累卵,请求增援!”副官上报道。
“什么?八路军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主动对我方发起攻击?”孙良诚在得知发起攻势的八路军人数众多,当即意识到暂编第一师恐怕是无法凭借自身力量突围了,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快,马上联系朝城的日本人,请他们增援暂编第一师,同时让观城、范县的日本人配合咱们两个纵队北上增援!”孙良诚急忙说道。
一旁的冀察战区游击第二纵队的赵云祥却是说道:“军座,让小鬼子跟着咱们部队一块行动,恐怕是不合适吧,下面的士兵到时候发现了,也会有意见!”
孙良诚现在的职位是冀察战区游击总指挥以及国民政府委任的鲁西行署主任,但是孙良诚的心腹,担任过特务团团长,警卫团团长。
后来抗日同盟军失败,赵云祥回到豫省老家,后出任二十九军军官教导队队长,驻军北苑。
抗战爆发后,赵云祥率领残部继续在冀省举起抗日大旗,先是归冀省保安司令高树勋统辖,孙良诚到了之后,又归于孙良诚麾下。
是以,如今依旧称孙良诚这个老长官为军座。
“管不了那么多了,再耽误一些时间,暂编第一师恐怕就没了,快去集合部队!”
“是!”对于老长官的命令,赵云祥心中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无奈应道。
之前顽军武装联合日军打压八路军部队,碍于最后的颜面,也只是分路进行,并没有统一行动,可是如今孙良诚却是为了救下暂编第一师,撕破了最后的伪装。
赵云祥走后不久,孙良诚思来想去,拨通了新八军军部的电话。
另一边,高树勋被电话声吵醒。
“健侯兄,我是孙良诚,八路军今晚对我部发起了攻击,还请健侯兄念在党国同仁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孙良诚明白此时正是求人的时候,将姿态摆的极低,生怕高树勋思及以往的龌龊,最后坐视不理。
“什么?八路军出手了!”高树勋即使早就知道八路军要对孙良诚部下手,可是突然听闻之后,原本浑浑噩噩的脑子顿时清醒了下来。
“是这样,现在我部暂编第一师正处于八路军的包围之中!”
“少云兄,我新八军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不过都是党国同仁,我岂有见死不救之理,这样,你率部先行增援,我新八军随后就到!”高树勋义正言辞的说道。
“健侯兄,多谢,多谢,大恩大德小弟必将报答!”
高树勋挂断电话之后,冷笑一声,当即将副官喊了过来。
“通知团级以上军官到军部开会!”
高树勋召集军官开会,并不是如同电话中答应的那样要增援孙良诚部。
此时高树勋对于八路军充满了信心,既然八路军敢主动发起攻势,必定做了周密的布置,孙良诚部北上增援的部队,到最后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这样一来,挨着濮县的观城、以及东侧范县就会成为势力的真空地带,此时不趁虚而入,更待何时。
话分两头。
三团对在西侧对暂编第一师展开攻势之后,武勤明白此战必须速战速决,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直接派上了两门意大利炮,一门九二式步兵炮,还夹杂着81、82、90等各种口径的迫击炮数门。
三团的炮兵对着暂编第一师的外围阵地就是一阵猛轰,仰仗炮火优势,一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先后拿下外围的两个顽军士兵驻守的村子,一举将西侧的顽军部队压缩到暂编第一师师部所在的五口镇。
东侧鲁西军区教导第三旅的两个团同样丝毫不逊色,虽没有太南军区部队那样的炮火优势,可是暂编第一师同样缺少重火力。
一个营的战士作为突击队,脖子上挂着两捆手榴弹,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摸向顽军阵地。
突击队战士的舍生忘死,不惜拉响手榴弹与顽军同归于尽,终于将顽军阵地撕开一个口子,后续部队一拥而上。
借着顽军士兵争相后撤,扰乱自己阵地的机会,鲁西军区的战士们借机突破了第二道防线。
而北侧的教导三旅第七团的战士依据有利地形,先后三次击退了暂编第一师、朝城日军的增援部队。
及至凌晨五点多,孙良诚的增援部队迟迟不到,暂编第一师的顽军士兵有小半在战斗中被击溃,向四周逃窜,困守五口镇的千余人主动向着四个方向围上来的八路军投降,仅有三百余人的师部直属队困守于五口镇的几间大院之内。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